2012年3月30日星期五

我見猶憐





上海警方稱,顧春芳在被抓的時候,曾有割脖子的自殘行為。

常熟第一美女老闆,顧春芳欠債四億跑路,參照吳英的案例,可能被判死刑。不管怎樣,美麗的女性這樣下場,總是令人戚然。

2012年3月29日星期四

試論粱振英的施政路線圖 - 政治篇 (1)

(1)
中國人的政治就是人事﹐而不是制度﹐和制度無關。深諳國情的粱生﹐自然不會不知道這點。董﹐曾﹐立二十三條無功﹐就是因為跳不出“用制度推動制度”這個框框﹐粱自然不會犯這個錯誤。

事實上﹐零三年立二十三條功虧一簣的主要原因﹐也是自由黨臨陣倒戈﹐說到底﹐也是人事問題。

只要把人事“理順”﹐所有再困難的任務﹐都是水到渠成﹐甚至不用自己出面出力就可完成。

(2)
粱振英七十年代在英國的時候﹐就受中共的培訓﹐思想可以說是真正的根正苗紅﹔而他背後的智囊﹐都飽讀馬克思理論和中共黨史﹐對階級鬥爭理論和手段耳熟能詳﹐比起曾班子那些的所謂“政治化妝師”﹐水平和視野不知高出多少。

另一方面﹐中共港澳工委系統基本上是完整繼承了建國以來的階級鬥爭思維﹐就算文革後﹐內地已經拋棄了這種意識形態﹐但香港因為情況特殊﹐反而碩果謹存。

粱上台後﹐兩股力量合力﹐可以不誇張地說﹐粱振英團隊的政治謀劃能力和權鬥技巧﹐不要說在香港足以橫掃千軍﹐無人可以抗衡﹐就算在整個中國﹐戰鬥力也將是最強的。是的﹐以政治輩分來說﹐粱振英自己也比國務院那些負責港澳工作的人要高出不少。粱八十年代就是紅極一時的中方大將﹐和港英對抗﹐當時溫家寶在那裡﹖

(3)
有了這個背景後﹐我們基本可以用階級鬥爭的框架和毛澤東思想來理解香港未來政壇的發展。

對於粱振英來說﹐他在香港的階級敵人﹐在經濟上﹐是以李氏家族為代表一些傳統華資﹐尤其是﹐李大公子政治面貌不明朗﹐二公子立場西化﹐家族资产转移,意图投靠西方,對中央來說有很大風險﹐是必須打倒的對象。除此之外﹐其他廣大資產階級都是可以爭取的統戰對象。

在政治上的階級敵人是以曾陰權﹐任志剛為代表的一小撮港英餘孽﹐只要這些份子被清除﹐基本上對於施政大計﹐宏圖偉略 ﹐和其個人意志的貫徹就無可抗拒。

至於第三步﹐那自然是要全面掌握宣傳機器﹐整頓反動傳媒﹐和鎮壓反動派了﹐但那是後話。只要前面的條件成熟﹐這些都是很簡單和輕而易舉的事﹐也不可能是粱振英的關注所在。

(4)
從這個角度來說﹐許氏的被抓和郭氏的倒臺﹐就算不是粱營策劃的(實際上令人懷疑﹐因為如果廉署早四天動手﹐粱很可能就無法上臺﹐很難說背後沒有政治考慮)﹐但也完全符合毛澤東風格的鬥爭哲學。粱營的神通廣大﹐手段多端﹐天地線任意縱橫﹐已經沒有人敢輕視。將來東廠西廠到處行走的局面出現﹐也不會令人詫異。

粱的主要階級敵人是李氏﹐但在條件成熟前﹐不可能對其直接動手。毛澤東打擊政敵﹐從來不會從正面發起進攻﹐而是迂迴作戰。就如他反動文革要打倒劉少奇﹐先要搞陶鑄﹐彭真﹐小平﹐掃清外圍一樣。

經濟方面﹐曾-任-許三人是香港政治金融圈的鐵三角﹐勢力盤踞基礎牢固﹐要攻破这个铜墙铁壁,扫清牛鬼蛇神,也自然要從最弱一環入手。先把這個“三人幫”瓦解﹐其後要在金融圈攻陣略地才能如入無人之境。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任當初反粱最力﹐也是他自己明白﹐是在面臨你死我活的階級鬥爭﹐下一個被收進監獄的很可能就是自己。

(5)
七月以後﹐香港將面臨全新的游戲規則﹐而對這場鬥爭中的勝利者是誰﹐是不用質疑的。

不過﹐我寧願相信﹐粱振英會是一個善意的獨裁者﹐他的手段將備受爭議﹐但他本身應該不會心術不正。反正香港已經半死不活﹐不如折騰一番﹐還可能有一線活力﹐這相信將會是到時很多草根階層的想法。

試論梁振英的施政路線圖 – 經濟篇(1)

(1)
梁振英在極端艱難的情況下上臺,必須在民生、政治、經濟三大戰線有所建樹。其中,民生是應付選舉之用,沒什麼技術含量,梁生估計也不會放太多心力。

政治戰線最為困難。中央力挺,梁振英自然要有所回報,另外,吊詭的是,如果梁要參加2017年普選,中央的全面支持才能有最大勝算。梁在這方面要交足功課,才有一線機會。如果不湯不水,反而來屆選舉勝算最低。

中央交予的任務:23條立法、整頓反動派、思想教育、搞好內交等,單單杰,將面臨很大阻力。

理智的做法是,梁振英在頭兩年做好經濟工作,有所建樹後,才能有更多籌碼推行更加困難的政治任務。經濟是政治的基礎,否則就是空對空。

所以,對於梁振英來說,經濟戰線是最為關鍵。

(2)
梁振英和他的團隊,思維已經內地化,這不一定是貶義,起碼在經濟層面。

內地的思維定勢是“向改革要效益”,每年的經濟增長,最大推動來自制度改革。很難想像,梁振英沒有這樣的思維。

以他的作風,必然將對香港的經濟決策机制作大刀闊斧的改革。

他的具體措施是可以預見的:

1,成立“香港中投”;
2,成立金融辦;
3,成立香港發改委。

上述三項措施的內容,可以後面的文章討論。但留意一點,第一和第二項等於是廢除現在的金管局,這在政治上,也有重大意義。金管局是港英金融體系的最後堡壘,自由派的大本營,打破這些罎罎罐罐,才能大展宏圖。而任理事長是唐營大將,反梁先峰,其勢力必然首先要清算。

簡言之,梁振英在經濟戰線的施政方針就是四個字,“另起爐灶”。

(3)
上面這些都是在早上想的。但今天聽到前政務司長受到廉署調查的消息,不禁想,不管這事是不是梁營策劃的,從其日後的施政方針來看,兩者之間的配合,實在是妙到巔峰!

2012年3月27日星期二

薄熙來下臺的經濟解讀

前文已經分析了薄熙來下臺的政治原因,他想在意識形態上與中央分庭抗禮,犯了大忌。不過,其背後的經濟原因亦不可忽視。

薄熙來2007年12月主政重慶後,當地GDP增長年年達到15%,而民生的確大有改善。國際評論重慶是中國的芝加哥,中國未來的增長極。

然而,在中央看來,這種“重慶模式”是極其危險的。薄熙來沒有什麼經濟上神奇妙法,可無中生有地創造經濟奇跡,他所憑藉的,不外是“負債經營”這一法寶罷了。

按照法律,地方政府不可以發債,也不可以有赤字,地方政府大派錢,大建設,都是靠銀行買單。而銀行憑藉的,也不外是土地升值,這是內地近年所有地方政府的做法。這種做法本身不可持續,是一個泡沫化的過程。如果土地財政泡沫爆破,更會引起政治上和社會上的連鎖反應。

薄熙來下的重慶是做到了極致,尤為可怕的是,他以強大的政治動員能力,讓這種做法上升到“模式”的地位,意味將不可阻擋。

以中國的情況來說,以習近平主政浙江的民營經濟才是可持續的發展之道。尤其十八大以後,現有核心將大部隱退,薄熙來的經濟理念將更難以制衡。混合了民粹和民望,的確有很可能造成很大政治危機。

這也是溫胡急著要在最後一年打倒“重慶模式”的原因。如不打倒,全國其他地方爭相學習,將無可救藥。

為什麼粱振英會贏得選舉﹖

現在看起來﹐粱振英能勝出的關鍵是唐英年在辯論會上的失言﹐“你說要出動防暴隊”﹐“你滴汗”等如同小孩吵架的言論。

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是高級政治人物的大忌。作為特首﹐不知道要處理多少屬於國家機密的事務﹐中央和香港的關係﹐兩者之間的交往﹐很多是不能明言﹐無法規範的。如果唐英年沒有這個認識﹐中央不可能接受他﹐其他方面再優秀没有用。這也是中央下決心放棄唐英年的原因。

很明顯﹐唐英年在辯論會上的爆料﹐是一個率性的舉動﹐而不是屬於精心策劃的競選策略一部份。是對他參選以來所承受的委屈﹐“抹黑”的一次爆發和宣泄﹐是和他在敗選後流淚一樣﹐都是在政治上很不成熟的舉動。估計他也將絕跡政壇。

相比之下﹐粱振英當時臨場表現出來的﹐是驚人的優秀心理素質﹐是老練政客應有的風范。

假設粱振英真的有說過這樣的話(估計多數有)﹐他的最佳反應就是當場斬釘截鐵不容質疑地否認﹐只要選舉能過關﹐就不會有人去追查。如果選舉不過﹐這個問題本身也失去意義。反而是唐英年聽到有人竟然敢當場否認自己說過的話時﹐那種刻意的愕然﹐顯得非常幼稚。你還能期待對手能有怎樣的反應﹖

我想﹐能面不改色地說出“你捏造事實”的粱振英﹐他在那一剎那﹐是面臨一生最大的危機和挑戰﹐而他以幾十年的功利和閱歷﹐完美地應付了這次考驗﹐從而踏入一個真正出色政客的行列。

是的﹐粱振英能勝出的最大原因﹐是他個人自身的政治素質。粱是草根出身﹐身經百戰﹐能應付逆境。相比之下﹐唐是公子出身﹐自小沒有受過挫折﹐從政以來順風順水﹐所以在選戰中的一些風波令他陣腳大亂﹐如一個敗家子一樣﹐把那些叔伯長輩安排的﹐看起來無比勝算的優勢通通敗掉﹐並在最後犯下無可挽回的錯誤。

除了自身政治素質外﹐粱勝唐敗的第二個原因﹐是背後團隊的優劣。

如同歷史上所有紈挎子弟所組成的團隊一樣﹐唐英年的團隊從來沒有想過要真刀真槍的上陣。唐的團隊是當年曾“造王者”的班底﹐他們根本認為選舉就是走一個過場﹐而沒有認真去看待。說穿了﹐唐英年團隊的性質只是一個聯誼會﹐一班富豪借這個機會搞搞關係而已﹐根本沒有想過要應付外面的敵人。從頭到尾﹐就沒有人認真看待過什麼選情﹐選舉策略﹐甚至恐怕沒有人唐英年做過溝通﹐否則怎麼會一直如此顧此失彼﹐手忙腳亂。

而粱的團隊是哀兵心態﹐他的團隊一直認真在打這場仗﹐全力以赴。命運是公平的﹐粱營遇到的負面新聞不比唐英為少﹐有些甚至更為致命﹐但粱營能把握好﹐沒有化為更大的災難。

辯論會和記者會中﹐明顯可以看到粱振英更為“熟書”﹐一些資料性的應對和邏輯陳述更為自如。這明顯是背後團隊之功﹐肯定有很多政治助理為粱準備了種種材料和答案﹐整個團隊日日操練。而從唐身上﹐沒有讓人有這種在台下付出無數心血準備的感覺。

另外﹐粱振英的團隊成員中﹐搞政治的多﹔而唐營的都是金融商界為主﹐搞政治的很少﹐戰鬥力無法相比。這種複雜的選戰﹐需要大量的沙盤推演﹐是一種技術投入。如果是專業搞政治的人來做﹐自然優勝很多。

第三個原因﹐自然是中央路線的改變。對於中央來說﹐唐英年意味着維持現狀﹐粱振英”“大有為”的思路符合內地心態﹐但不符合中央對香港定位﹔兩者各有利弊﹐皆無不可。

一般來說﹐北京高層屬意唐英年﹐因為比較符合中央的佈局﹔而香港操作層面的官僚屬意粱振英﹐因更能展現其意圖。兩者本來是個互相平衡的過程。

但到後來﹐中央發現唐英年連維持穩定的基本要求都做不到﹐他自己本身就很可能作出一些過激行為﹐而無法再信任時﹐就只能放棄了。

但這是比較後期的事﹐實際上起最大作用的還是前面兩個因素。

2012年3月20日星期二

雙城記



這一刻,香港與重慶的命運息息相關。

2012年3月18日星期日

唐粱辯之終極黑材料 -2

我還是認為﹐唐說的那場會議不是行會。原因葉劉說了﹐唐當時是工商局長﹐沒有參與討論23條行會的資格。政府開會﹐只有關事的人才去﹐唐當時和23條無關﹐不可能去開會。

今日事件的發展﹐粱的高調反擊﹐說明只存在兩種可能性﹕

可能性A﹕

唐公子昨晚的攻擊是臨時爆肚﹐是為了強化舞台效果的自作聰明舉動。

唐一直只是個會喝紅酒﹐玩女人的公子哥兒﹐他從政的目的是為了好玩。這樣的在政治上幼稚的人﹐碰上八十年代起就縱橫政壇的粱, 只能是潰不成軍﹐敗相非常之慘。

唐背後只有公關公司﹐之前還炒掉另一家﹐而唐營的財經大佬對政治﹐尤其中國政治可謂一竅不通。而粱呢﹖他手下一直養着大批政治助理﹐有超過三十年的香港和内地政治經驗﹐有兩大建制政治研究機構﹐一國兩制中心和中策組做後台﹐ 這些人都是玩中國政治的老手。政治策略上的制定﹐幾乎沒有出錯的可能。

聯想到唐一直以來的失言﹐一直以能爆“金句”自以得意﹐讓人不禁為唐營憂心。

有人說﹐何參選﹐是為了能更好地做時事評論員這個角色, 是為了抽水﹔那麼﹐唐參選的目的﹐不是為了做特首﹐而是為了發揮他做喜劇演員的天份﹐是為了滿足表演慾望﹐甚至﹐就算日後做了特首﹐他講話的第一考慮也是舞台效果﹐那豈非更加不堪﹖

可能性B﹕

唐和他的團隊﹐是政治上非常老練成熟的玩家。他們正在精心佈一個局﹐逐步把粱拖向死地。

當然﹐前提是﹐唐掌握了非常過硬的材料﹐包括錄音﹐和非常可信的第三方證人。而粱的發言﹐不是在行會做出的﹐這樣就算揭發出來﹐也不會有任何法律和政治上的風險。

是的﹐如果唐營有了這樣硬材料﹐等於有了王牌﹐象玩话事啤有了同花顺一样,这时只能一味示弱,等对方下更大注码。最佳的利用方式﹐自然是象當年台灣丘毅爆扁料一樣﹐不會一向拋出來。而是等對方先做表演﹐自行出醜﹐然後等到關鍵的時刻﹐也就是投票前的一刻才拋出硬料﹐讓對方連辯解的時間都沒有﹐技術性一下擊倒。

不過﹐唐有這麼老道嗎﹖看他之前處理每個危機的手法﹐也不像有高人在指點﹐他自己完全是公子的任性作風。似乎是A的可能性大一些。

2012年3月17日星期六

唐粱辯之終極黑材料

今晚的辯論﹐粱的口才讓人留下深刻印象﹐我也是第一次領略其風采。他對數字朗朗上口﹐很多複雜的名詞和句法結構能很流利地表達﹐的確是不可多得的政治人才。粱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思維清晰度﹐比那些AO不知道強了多少倍。

然而﹐唐的表現更為出色。他是在打逆境波﹐干脆放開來打﹐全攻上陣﹐對所有的問題都避而不答﹐只專心攻擊粱振英。

唐的所為﹐這次比較象男人的樣子﹐總算挽回了一些男人的面子。

大家也知道﹐特首選舉的結果﹐幕後比台前的因素重要﹐唐以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姿勢上陣﹐讓人欽佩。要知道﹐他本來不需要付出這些風險的。

今晚的傳媒有排忙了﹐大家肯定要去找2003年的那場會是那次會議﹐到底有什麼人出席。

對於這次會議﹐我有一些看法﹕

1﹐肯定不是行政會議。作為終級武器﹐唐營一定是經過精密計算的。不會冒泄露機密的風險。

2﹐所謂的高層會議﹐應該是作大的。很可能是中策組之類的研討會﹐有官有民一起參與。

3﹐不會有會議記錄對證。這種會議﹐我也寫過會議記錄。只會寫與會者主要觀點﹐不會詳細記錄每句言論。當然﹐如有錄音另當別論。

4﹐粱有沒有說過﹐要出動防暴警察對付2003年反23條示威者﹖我的看法是﹐他當時沒有這個明確的想法﹐但可能說過一些近似的詞﹐類似私下的聊天﹐連他自己也忘了。

5﹐所以﹐這個問題是辯不清的。因為事情本身很敏感﹐粱又的確在這個敏感的時刻﹐提過這樣的詞句﹐包括防暴警察﹐摧淚彈等﹐而且肯定也有別人聽到﹐就算當時他不是這個意思﹐也將越描越黑。

粱會說這樣的話不足為奇﹐他的圈子本來就是這樣的思維。至于他真的有没有说过,反而不重要,因为是无法辩解和澄清的。他可以否认,但很難证明自己没有说过。

粱要证明自己没有说过,这要比唐要证明粱有说过,难度要高得多。

所以﹐唐是拋出重磅武器﹐鑽了一個很大的空子﹐大晒冷﹐一局定生死﹐粱措手不及﹐可以說是終極黑材料﹐終於有一點領導人的樣子了。

關鍵是﹐政府是站在唐這邊的。這次會議的黑材料﹐可以說是源源不絕。唐主動攻擊﹐親自上陣﹐新開一個比西九要大得多的戰場﹐必然還有後招﹐務求置粱於死地。

2012年3月16日星期五

薄熙來事件是中國政治教科書 -2

薄熙來事件﹐亦很清晰地反映了政治和經濟之間的關係。

薄熙來下臺﹐是因為他沒有站在中央的路線上﹐而想自立門派。單憑這點﹐胡溫已經和他誓不兩立﹐2007年後再不去重慶。

犯了路線錯誤﹐薄熙來再大的功勞﹐重慶GDP年年增15%﹐人民幸福感大增﹐街頭安全﹐黑社會瓦解﹐這些﹐在中央看來﹐只能更證明了薄熙來居心叵測。

這就是中國政治規律的現實和殘忍。天涯論壇的重慶板塊﹐網友天天為薄書記王局長建高樓﹐寫下多少感人肺腑的帖子﹐成千上百的跟貼﹐呼喚軍哥回來﹐但大局一定﹐全部一夜消失無痕。

還有一個情況說明薄熙來事件影響深遠的﹐就是近兩日內房股價的下跌。

今年來﹐內房股價出現小陽春﹐市場普遍看法是﹐中央樓市調控已經到頭了﹐最壞情況已經過去。就算政策不會放鬆﹐調控也不會加劇。

整個樓市調控﹐可以說是溫家寶一個人在孤軍作戰。樓價下跌﹐影響所有地方政府和部門的利益﹐他們都在或明或暗抵制。而溫家寶任期剩下一年﹐不可能和所有的政府部門對抗到底﹐這是人們預期調控不會再緊的原因。

然而﹐他們錯了。

溫家寶用嚴厲的詞句譴責“現任”重慶市委﹐同時讚揚“歷任”重慶市委的功勣﹐而薄熙來第二天就被公佈下臺﹐說明溫家寶仍有強大的政治意志和資源。對手政敵的倒臺﹐也更加強他的政治威望和能量。

同樣的﹐溫家寶在記者會上﹐用歷來最嚴厲的措辭說“樓價遠遠不到合理價位”﹐這意味這他對樓價的打壓還是不會放鬆﹐甚至可能在任期最後一年出臺極端措施。

薄熙來的倒臺﹐在內地官場自然釋放清晰的信息﹐無人再敢對抗和忽視溫家寶的意志和打壓樓價的決心﹐否則薄熙來和陳良宇就是前車可鑒。

2012年3月15日星期四

薄熙來事件是中國政治教科書

薄熙來事件是活生生的中國政治教科書。薄-黃-王體制治渝,成績斐然,但一碰中國政治的高壓線還是即死。

天意從來高難問,每一代朝廷,都有自己的禁忌。例如岳飛過問太子廢立,再大的功勳也要十二道金牌賜死。在古代,舉凡“問鼎”,“制朔”都是高度敏感的皇家大事。

薄熙來的倒臺,不在“打黑”而在“唱紅”,後者屬於意識形態範疇,在沒有中央的授意下自行為之,等於犯了天條。再大的民望也難以補過。一個地方政府,敢在意識形態方面發出自己的聲音,向中央叫板,建國以來只有文革中的上海市敢這樣做,中央怎可容忍。

王立軍事件撲朔迷離,但如以上述脈絡套入,則一目了然。

王立軍本質上只是一個武夫,如歷史上很多的悲劇英雄一樣,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而薄熙來的自我膨脹,令他在政治上犯下如此愚蠢的錯誤,也和中國政治上很多類似事件驚人一致。

2012年3月6日星期二

彭澤核電站

江西彭澤核電站的報導中,我留意到這樣一個細節:項目方在當地搞民意調查,村民如果填“滿意”就可以有洗潔精等獎品。

有一位老師不願意按上級指示填表,得到的是當地的打擊報復,教師資格也被撤銷。當地村民視之為怪人,阻礙發展,上門謾駡無日無之。

當然,最後彭澤核電站所有的報批文件,包括環境報告,地質報告,都和這份當地民意調查報告一樣,都是完美的。

中國的核電標準是最嚴謹的,技術是最先進的,在建規模也是最龐大的,但就是這種無處不在的弄虛做假,讓人無法放心。

報導中說,能源局長張國寶在退休前念念不忘的就是幾個內陸核電站的審批。他認為所有的條件已經具備,無數的專家已經付出大量心血,發改委也給了前期工作的“路條”,不能再等了。

而主管的李克強總是說,“先等核安全規劃做完了再批吧。”這是日本“311”地震前的事。

如果是這樣,讓人對李克強將來能做好總理更添一份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