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8日星期一

十二五规划

曾经见过一些有关的介绍,述及1937年民国政府国防计划纲要的内容,当时已经提出中国抗战的策略是持久战,以空间换时间,在华东地区开辟战场,避免在华北决战。所以这些策略不是如中共所宣传的是毛泽东发明的,而是民国政府早就制定的战略。

说来也是,像工业和行政单位西迁这些行动,没有国家层面的战略配合和几年的实行时间,是不可能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完成的,说明中国的抗战计划是早就有的了。

让我感兴趣的是反而是这份“年度国防计划纲要”,按照看来的材料,这份计划纲要还是年年更新的。这是一种很先进的思维,民国政府也有高人。当然计划后来执行是一踏糊涂,南京上海之间的国防体系是一笔烂帐。

看到十二五规划,也突然想起了这份国防计划纲要。这种规划纲要是否成功,不在于是否能贯彻得到执行,而是所有的应对方案和理念能形成一个体系。就像“1937年国防规划纲要”,从执行上来说是失败了,在1937年,中国几乎每一场仗都打败,但它提出的持久战精神为所有的应对方案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中国在战役上不断失败,但赢得了战争。

十二五规划的厉害,在我看来,是对未来五年的世界局势提出了自己的判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看法,不会被人被形势牵着鼻子走。 这比之前的“五年规划”更进了一步。第一次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来考虑问题,把中国的未来的重大考量放在一个全球的环境中。在这个看法的框架下,实际上规划里提出的很多政策,策略,行政措施最后能否落实,也都不重要,关键是未来五年所有的应对能归纳在这个框架下。

另外一个理解,也可以用国防计划纲要来比喻。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存在着很多“主体”。按照1937年的抗战形势,有很多战区,有很多地方军阀部队,各有不同的行事方式和考量。事实上,“1937年国防规划纲要”是白崇禧主持制定的,他本身就是当时最大的军阀桂系的头脑。制定这个规划纲要的过程,起码能让地方实力派不以地方利益为考量,而可以从一个更加超越,更加全局性的角度来制定一些各方都可以接受的理念。

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又没有完善的民主机制,所以决策的稳定性很重要,不能随机。1988年赵紫阳闯“物价关”,几乎造成国家崩溃。所以重大的经济决策只能通过一个机制,一步步来。

在八十年代,香港面对危机,可以在几天内就拍板决定联汇制度,这样重大决策制定的灵活,应该是不适合中国这样的经济体的。如果面临同样的危机,中国的解决方式肯定会间接,曲折很多,也一定要在五年规划的框架下解决,不可以偏离。这样虽然见效更慢,成本也更高,但应该更符合国情。

中国没有国会,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重大经济政策可以经历社会上的讨论的过程。这种“五年规划”的制定也就更加重要,可以让各方不计利害,从纯理念的角度来考虑一些大政方针.

简而言之,就是制定规划的过程比实施规划的结果更重要。这是我的理解 。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