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6日星期日

特區的差額選舉

新中國成立以來﹐前幾十年用的都是“等額選舉”﹐也就是上級提名一個候選人﹐選舉代表們投票通過。

“等額選舉”有民主的外表﹐實際上和民主毫無關係﹐甚至連選舉都說不上﹐是一種糊弄。

由於實在太難看﹐改革開放以後﹐中國推行“差額選舉”﹐也就是在選舉中﹐黨委推出一個提名﹐同時安排一到兩個陪跑份子﹐作為點綴。

不管“等額選舉”還是“差額選舉”﹐游戲規則決定了出勝者的權力是來自上層﹐而不是下層﹐和民主原則當然也是背道而馳。

只不過﹐差額選舉表面上似乎更加尊重了選舉代表﹐比起等額選舉﹐總算是一個進步。

另外﹐也增加了黨委組織部門的工作﹐如果差額選舉出現意外﹐陪跑份子當選﹐那將是嚴重政治事件。而這樣的事情﹐好像還從來沒有發生過。

從行政的角度來說﹐差額選舉也增加了很多成本﹐如果不是這樣﹐不會每年的“兩會”期間變成高度敏感時期﹐連維穩費用都比平時要增加許多。

好了﹐上面大致是中國內地的選舉政治規則﹐理論上﹐應該完全套用在香港的。

而從中央的角度來說﹐也應當如此﹐是理所當然。一國兩制﹐民主法治只是虛表﹐不管文字上的制度安排如何﹐背後的政治規則應該是不變的。

香港第一二屆行政長官選舉﹐實行的是“等額選舉”制度﹐在中央來看﹐一切自然正常。

形勢的變化﹐令到第三屆出現“差額選舉”﹐卻變得有些荒腔走板。內地選舉那種井然有序﹐黨委能控制一切的局面不複存在。

為什麼會這樣﹖

第一﹐當然是香港的傳媒不受政府控制。

第二﹐和內地政府掌握所有資源不同﹐香港選舉政治的參與者﹐不管是選舉代表﹐還是陪跑份子﹐還是正印﹐都有各自的份量。甚至能和香港工委分庭抗禮﹐例如C同志﹐八十年代就是基本法委員會秘書長﹐這樣的政治資歷﹐恐怕香港工委系統中還沒有人能壓得住。又例如T主席﹐六七十年代就參與反英抗暴﹐這樣的老資格﹐自然有自己的看法。至於那些富豪選委﹐更是各有算盤。

於是﹐中央想把內地的選舉規則(不是制度﹐那個無關緊要)照搬到香港來﹐至少在目前﹐是出現了一些障礙和不和諧的聲音。

對於我來說﹐感興趣的是﹐習近平會怎樣理解這些不和諧的聲音﹖

香港選舉目前面臨的局面﹐是內地將來必然所會遇到的﹐對媒體的控制必然是越來越弱﹐而人大政協﹐甚至黨內﹐也必然出現更多獨立的利益考慮和團體。在這樣情況下﹐中共的選舉工作必然會遇到越來越多的困難。

那應該怎樣做﹖難到從“差額選舉”再退回“等額選舉”﹐那似乎不可能﹐等於在開歷史的倒車。

我想﹐台灣的政治民主﹐內地恐怕要過一百年才能達到﹐這種模式有點不現實。但關心中國民主發展的人來說﹐香港的“差額選舉”模式﹐在一個相對自由開放的社會環境﹐會演變成什麼樣的局面﹐反而有更大的借鑒意義。

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

4 条评论:

匿名 说...

事情也未必如你所說那麼簡單。

唐營是否中央最理想人選,我看未必。大概只是中央和香港一線資本勢力妥協後的決定。

大概在這清況下,才會出現這個破綻百出的候選人。所謂「爛泥扶不上柄」,就算是中央也撐他不起吧。

依馬打 说...

有無留意厚薄會?亞視王征也在合照行列。

有無留意關於曾現任特首的黑材料,主要來自澳門和鄰近澳門的深圳地區。

有無留意紅歌團和公安副部長最近來港?

皆在 WLJ 出事後發生。上述事件無關連?

上面不同派系正利用 HK 相對透明公開的“差額選舉”,希望影響內地,令它自己的 "差額選舉" 也漸漸,至少邁向 HK 那麼透明公開之餘,社會大體也可保持穩定,百姓生活不受最上層鬥爭直接影響。

保持一國兩制的精髓吧。

依馬打 说...

也可這樣說,特區的差額選舉,與各地方政府黨內 "民主協商" 過程本質並無分別,只是用一個相對公開、透明和規範的形式進行。

何謂 "一國之下的兩制",這是最佳說明。

Eugene 说...

量子,CY看来要赢,这也是中央下届政治风向的一个讯号。唐唐政治生命恐结束,商人及公务员治港失败之后,北京似乎在考虑用入党积极分子治港,2017年地下党恐比地产党更有优势。北京的路线图越来越清晰,建制及地产商恐最近才明白。

你估计香港各方将作何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