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食品”這個詞是誰發明出來的﹐食物﹐指的是food﹐樸素的理解﹐就是吃的東西。所以香港有“食物環境衛生局”﹐是英文的直譯﹐而沒有“食品環境衛生局”。事實上﹐“食品”的英文應該怎樣說﹐我也想不到, 大概是food product吧。
在內地﹐“食物”指的是具體的﹐微觀的﹐入口的食用物件﹐而涉及到宏觀的﹐抽象的﹐一律稱之為“食品”。所以內地只有“食品檢查”﹐“食品質量”而沒有“食物檢查”。 官方的有關機構﹐一概以“食品”冠在前面﹐巍巍簧簧。好像用“食物”兩字檔次就低了一級。
從食物到食品﹐正好顯示了整個農業工業化的全部內涵。
我們都知道﹐用傳統農業生產方式﹐是養不起現在那麼多人口的﹐更不用說﹐現代人食不厭精﹐對食物的要求高了很多。
如何做到﹖無非是採用工業化的手段。第一﹐是大量提高生產力﹐用機械的方式﹐化學的方式等。
第二﹐是採用工業生產流水線生產﹐分工合作﹐把一個一個工序拿到市場優化組合﹐達到最佳生產效率。
一個蘋果手機的組件生產﹐可以在全球各地﹐這樣才能最大化發揮資源分配的效率﹔同樣道理﹐消費者所進食的一個“食品”﹐不管是罐頭﹐大米﹐果汁﹐背後可能牽涉到的可能是上百道工序﹐和無數個產地﹐無數的資源組合﹐才能達到最高的成本效益。
問題在於﹐工業化模式生產出來的“食品”和機器組件有所不同﹐在蘋果生產線上﹐上一個工序做出來的產品是否達標﹐可以一目了然﹔而食品工業就複雜得多﹐因為每一個工序產品的標準並不單是說能否給下一道工序使用即可﹐還要考慮對消費者的影響。
而且﹐食品工業的分銷機製也要複雜得多﹐有儲存﹐運送﹐最終製作(例如餐館是否規範性地做菜)﹐等等問題﹐要比賣一個手機﹐水桶﹐甚至汽車等工業品複雜得多。
客觀來說﹐食品工業化生產的結果﹐是食物的成本大為下降﹐體現在食物支出佔現代人支出比例越來越低。但人們往往只顧享受這種食品化的成果﹐而沒有心理上準備承受其背後的代價﹐就是因為牽涉到程序太多﹐風險也就越來越大。
我覺得﹐現在的食物危機﹐背後的根源就是這種心理上的錯配﹐既和社會道德水平無關﹐也和社會體制沒有關係。
如果說﹐現代工業生產模式﹐把食物食品化﹐從而給人們帶來那麼多的好處﹐但也帶來很多負面影響﹔那麼現在所需要的是﹐一個食品食物化的過程﹐才能把這些負面影響取消。而這個食品食物化的過程﹐在中國現在還是不存在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要解決目前的食品質量危機﹐必須建立一個和目前食品工業模式匹配的檢驗制度。這個檢驗制度的投入﹐不單要象工業體制那樣﹐全面檢測所有成品的質量﹐還要檢驗每一個流程﹐每一個流程的製品﹐從源頭一直追蹤。
當然﹐目前中國的食品檢驗機製遠遠打不到這個標準﹐不要說無法進行全部的流程追蹤﹐連基本的產品全面檢驗也做不到。
內地只有“食品檢查”﹐而不是“食物檢查”﹐正正說明了﹐其背後的觀念﹐只是在意整個食品工業流程中最後產品的質量﹐這是一種機械性的考慮方式。
不過﹐這也是中國終將面對的問題。如果說﹐現代食品工業機製能把消費者的食物開支下降一半以上(以佔整體收入比例計算)﹐那把這省下的一半開支中﹐再拿一半出來﹐進行讓人對食物安心的檢驗﹐那也是完全合理的﹐是必要的代價。
也就是說﹐將來中國花在食物安全﹐質量檢驗上的開支﹐起碼應該是現在的幾十倍﹐甚至百倍以上﹐才是合理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