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場公關災難
中國高鐵,是硬件上唯一和世界最先進水平接軌的產業,正因如此,在軟件上的不足,就很容易放大。其中為薄弱的一環,就是危機公關處理了。
鐵道部其實有努力過。以往發生事故,何曾召開過記者招待會?記得08年膠濟線事故死70人也沒有過。
鐵道部設立發言人制度,這也是以前沒有的,發言人王勇平,還專門去美國培訓過,效果如何可見。
公關上最大的失敗,是沒有公關預案,對於這類動車高鐵事故,應早設立公關預案,而不能依靠中宣部。以鐵道部的資源,很多事情可以自圓其說,而不會現在那樣,破綻百出。
當然,鐵道部正處在人事風暴的關口,高層人人自危,這也是未能應變的原因之一。
(2)工業文明是怎樣建立的
溫州事故,其實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為什麼西方工業文明會領先中國,更顯示了,中國雖然是世界工廠,生產力驚人,但要追上西方,還有很長的路。
工業文明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立的,更不是如高鐵那樣,可以突飛猛進一下買來的。
例如航空業,從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起步,到今天的普遍化,經歷了很多磨難,每一次空難,都帶來深刻的教訓,整個航空產業的發展,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累積而來。國際上,航空事故的調查,一般起碼要兩年,就是這番道理。
又例如,汽車工業,要讓人完全放心,也要幾十年的發展,單單是否應該強制設立安全帶,安全帶是否利大於弊,是單肩式還是雙肩式,就爭論了幾十年,用了無數血的代價!
凡是高端產業的發展,都是一點一滴,靠精益求精的累積,在不斷的trial and error中發展而來的。
中國鐵道部匆忙就把車體破壞,而沒有考慮用來研究,如何改進,不管出於什麼目的,無異就是宣告世人,中國根本沒有掌握這種高端產業的發展規律。
沒有這種持續的精益求精的追求,那怕中國產業在短期內在某個節點能有突破,恐怕也難和發達國家競爭!
(3)法治的重要性
溫州事故也把中國缺乏法治的缺點表露無疑。如果領導人不考慮這個問題,恐怕中國產業難有大的發展。
在西方國家,類似事故發生後,司法程序是很重要的環節。只有經過司法程序,才能在一個透明和公平的環境下,把事件真相完全展露,經驗和教訓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例如,在一個公正的司法程序下,控辯(家屬或公訴人vs鐵道部)可以獨立取證,自找專家。更重要的,在法庭上,可以通過對抗性的爭辯,互相交鋒,cross examination,把事件真相做最深入的檢驗,無法隱瞞。
通過一個這樣漫長的訴訟過程,最后形成幾千頁的法律文件,得到的讓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結果調查,才是整個社會最珍貴的財富。一方面,明確了責任;另一方面,整個產業才能真正得到推動,最後讓人放心。
但中國一向對這樣的司法程序哧之以鼻,認為勞民傷財,而且無助事情解決。是重事件而輕制度的老毛病。
哪怕是启动人大调查,也没有这种對抗性的交辯能取得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就算中國今天想改,要建立這樣的法治環境,也起碼要二三十年時間,對中國產業提高的制約,顯而易見。
2 条评论:
關於第 3 點,本質係政治制度嘅問題。我想大家都知。
政治制度唔變,司法改變唔到,中國都唔能夠再上一步。
中央已經下令所有媒體封口,(只可報道官方的新聞稿或作「正面報道」).相信事件會無法追查.再攪下去的話,隨時會如趙連海一樣,原告變被告.
多得那些搞茉莉花遊行的人,刺激了中央對「維穩」和和「境外媒體」的敏感神經,現在一錘定音,結果當然是兩敗俱傷.對受害者來說,事件無法追查下去,真相永不會大白;對政府來說,黨內的保守派又勝一役,體制改革更加遙遙無期.
一句講哂,冇眼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