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0日星期二

為什麼對日本不能放心?

(1)
日本戰後的電影、文學、漫畫、歌曲等文藝作品感染人心,結合日本文化中傳統對“美”和“精緻”的追求,展現出所謂的“和魂”,讓人對日本文化不免生出種種好感。

日本大地震,展露出日本民族的優秀之餘,也再次展現了日本人對生死的那種漠然態度。菊花與劍,大和民族從來就有複雜的一面,也提醒了中國人不應該單憑表面就來判斷。

為什麼很多中國人對日本不能放心?

也許,讓我來告訴你一些日本文化中鮮為人知的細節,你也會轉變看法。

1,在日本的大正年代,社會極度寬容,自由思潮蓬勃發展。當時日本文壇要人,如德川龍之介經常訪問中國,和魯迅交往,駐華記者發回大量民間報導。

2,日本民間和政府,對中國極其友善。國共兩党的早期領袖人物,都承受到日本的庇護,在思想上也深受啟發。中國的上層人物,也競相以討日本老婆為榮。

3,中國民間對日也友善。日本關東地震,梅蘭芳帶頭全國募捐義演;當時中國軍閥混戰,但一致通過為日本救濟,中國派出軍艦運糧和醫務人員到日本。

4,侵華日軍高級將領都是“中國通”,漢學造恉深厚,個個當自己是王陽明傳人,每攻下中國一地,必然作詩,緬懷當地文物古跡,亦慨歎當今的支那人淪落如此,愧對中國文明。然後坦然執行他們的“三光”政策。坦白說,侵華戰爭多年,中國文物未受多大破壞,和這些將領有關。反而是中國人自己對祖宗留下的東西毫不珍惜。

5,佛教的思想,向來是崇尚眾生平等,輕言殺戮,講究“心性”的禪宗尤然。然而,禪宗盛行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當時佛教寺廟鼓吹的是為皇國獻身,報國殺敵,謂殺支那人和佛家精神無違。如果你今天見到日本寺廟那些精美的建築,就對當地佛教有崇敬之心,那就等於光看日本的表面一樣,是大大的誤判。日本佛教當時的表現,是佛陀之恥。

上述這些只是說明,如果說是因為今天日本展現出來的和平理性文明,就可以讓中國人麻痹,那歷史就可能重演。

(2)
中國人對自己的文化,有一種莫名其妙的自大心理。

中國人覺得,只要有人肯學自己的文化和文字,就必然會對天朝起仰慕之心,深受教化,甚至最後融入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之中。

這種非常天真的心理,在歷史上也的確屢試不爽,除了一個例外,就是日本。

所有向中國學習的外族中,日本學得最深,最全面,但帶給中國的傷害也最深,對中國人來說,等於是一種雙重的傷害。

所以當我看到加藤喜一說,“日本沒有被中國打敗,所以不需要道歉”這句話時,也就明白了,他其實和歷史上所有來華學習的日本人無異。

而我在之前,看到他學中文那麼認真,學得那麼好,對他還有一絲“自己人”的看法,但原來終是非我族類。

其心必異,反而更加危險。

在上個世紀,日本政府在中國辦“東亞同文書院”,直屬內閣,專門培養對華高級人才。很多畢業生日後在軍政界大露頭角。

同文書院畢業論文的要求是,學生必須以中國人的身份,獨自在中國內陸考察半年,提交研究報告。這些報告,對當時中國的山川地理,社會經濟觀察深入,也為後來皇軍在中國所向披靡奠下基礎。

加藤喜一曾經批評,對他的北大同學很失望。這些所謂的名校學生只是熱衷於考GRE和兼職賺錢,而對書本以外的社會知識毫無興趣,更加談不上自己去做社會調查,深入瞭解。

當時我看了這樣的文章很讚賞。現在想起,這種中日精英學生素質上的差異,也更是令人無法對日本放心的原因之一。

1 条评论:

匿名 说...

冷靜係好事,但係他們個種冷靜係冷到令人毛骨悚然.那種對於生命的漠然態度,完全沒有人性.違反了地球生物的天性!
此種所謂"冷靜"態度,個人認為是絕不值得鼓勵的.

A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