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改革﹐還是發展﹐誰先誰後﹐誰輕誰重﹐對轟然前行的“中國號”列車來說﹐是個關乎生死存亡的問題。中國地域廣大﹐矛盾重重﹐政治情況複雜﹐一個新興加轉軌的經濟體﹐還要快速前行﹐要在這兩個天平的砝碼中取得平衡﹐就如在基礎不穩軌道上走的高速列車﹐稍有不慎﹐就會車毀人亡﹐走向拉美化﹐蘇東化﹐中東化﹐甚至更差。
鄧小平說過﹐“發展是硬道理。”發展的硬道理頗有凌駕一切的氣勢。
但他又說過﹐“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條。”
到底發展是為了改革﹐還是改革為了發展﹖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可以說是改革優先﹐發展為後﹔到了九十年代﹐發展優先﹐輕視改革﹔到了二十一世紀﹐大概兩者互相為重。但最大權力的部門發改委﹐還是“發展”排前﹐“改革”為後﹐部門內負責改革的“虛”的部門遠遠比不上負責發展的“實”的部門。 八十年代名噪一时的体制改革委被并入发改委后,已经不知去了何方,消失无形。
(2)
中國鐵道部的人事地震﹐剛好提供了所有這些發展與改革爭議的最濃縮樣本﹐折射出整個“中國號”種種曲折而又快速前行的軌跡。
很多事情可以觀察到的。
第一﹐對所有的官僚來說﹐必然是傾向於發展﹐而不重視改革的。道理很簡單﹐改革涉及利益的再分配﹐有人得有人失﹐更有可能革到自己的頭上。發展不同﹐對所有建制中人來說是皆大歡喜﹐紅利人人有份。對於一個系統來說﹐發展的代價是其他系統來承擔的﹐它只享受成果。
鐵道部面臨種種問題。劉志軍的選擇是用發展來代替改革。他是強人﹐沒有制約﹐他選擇了對他﹐對他的部門來說最優化的方案﹐他的改革完全是應付差事。
第二﹐發展可以由官僚推動﹐但改革必須由政治家推動。一個系統發展着就有了慣性和惰性﹐必須由外界來推動。所以說﹐當年鄧小平推動改革是很勇氣。劉志軍的下馬﹐必然是來自高層的政治意志﹐但未必是外媒說的派系鬥爭﹐而是一些有關發展和改革的思路有所不同。
第三﹐改革有時間窗口﹐如何掌握﹐需要爐火純青的政治藝術。發展面臨的是“機遇”﹐是沒有時間限制的﹐機遇錯失了﹐下次可以再來﹐再發展。改革不同﹐必須掌握時機﹐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2002年﹐原來國電總經理高嚴事發﹐出逃國外﹐中國電力改革才能揭開大幕﹐但力度不夠﹐只能完成一半﹐電網改革未能完成。時機未能完全把握﹐新的利益格局已經形成了﹐改革霍然而止。
如果中央是想借這次劉志軍下馬來推動鐵道部改革的話﹐恐怕也是需要儘快完成﹐時間窗口不多。
第四﹐發展和改革背後的原理是不一樣的。發展用的原理是一些比較機械的規律和原則﹐改革背後的原理更多的是對人情世故的洞見世察。
舉個例子﹐每年春運火車票緊張﹐很難買到票﹐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就應該用市場機製﹐春運票價上調﹐沒有任何人的利益格局受損﹐簡單的規則就能解決問題。事物在發展中前進。
然而﹐了解實際情況的人就會知道這並不能解決問題﹐就算把原來票價一百的車票提到一千﹐但票源還是掌握在原來的利益鏈條上﹐票還是拿不出來賣﹐想買的人還是買不到票。
解決的方法之一是車票實名制﹐再加上車上乘警的複核﹐幾個試行的地方今年都很暢順。這屬於“改革”的方式﹐把原來的利益格局打破了﹐而這正是鐵道部多年一直反對的。
作為一個部門的最高領導﹐應該懂得在發展和改革之間取得平衡﹐哪怕是應付一下﹐也應該懂得要不斷推進改革的重要﹐政治上可以交差。但劉志軍是個粗人﹐只懂得追求粗線條的發展方式﹐為他埋下了滅亡的種子。
3 条评论:
>作為一個部門的最高領導﹐應該懂得在發展和改革之間取得平衡
但回到你所說的第一點,著眼在「發展」對現有官員有利,「改革」卻會動搖他們的現有利益,如何會有誘因令官員(i.e.既得利益者)推動改革?
米
"官路風流" 裡不止一次提及, 劃一大塊未開發爛地, 收一大塊農地作新開發區, 官員們從中取利, 製造政績, 難度遠比改造舊城區, 遷拆舊區城中村和棚戶低, 只可惜網上再找不到之後侯衛東對當中 "改革" 和 "發展" 之中如何取捨的情節.
關於強調 "改革" 和 "發展" 的取捨, 作者只曾著墨侯衛東出任分管工業的沙州副市長後, 市絲絹廠是否需要爭取成為岭西省首批國企轉民企改組試點企業時, 廠方管理層如何借 MBO 和關連交易, 用行賄和酒色控制市長黃子堤的商人易中岭如何借其安插之新廠長及關連交易, 讓國有資產流失之環節. 之後侯衛東到茂東任市長, 如何實踐城中村改造, 礦場防污染整治等可更深入啟示 "改革" 和 "發展" 如何取捨的情節未找到, 可惜.
"劉志軍下馬來推動鐵道部改革的話﹐恐怕也是需要儘快完成﹐時間窗口不多。"
先由外層 (與劉志軍關係密切的女商人) 再到內層 (先要劉志軍弟弟下馬) 再到劉志軍自己, 利益集團之頂層可能瓦解, 但中下層於劉志軍任部長時的既得利益者恐怕早已盤根錯節散佈整個鐵路系統, 根深葉茂, 要做到像薄熙來將整個重慶市政府連根拔起, 然後再來徹底的制度改革, 恐怕更難, 所需時間更長, 更何況, 不少主要高鐵招標已落實.
單看盛光祖的覆歷, 正如量子你所言, 他只能當 "看守政府" 的角色, 關於體制改革的大動作, 恐怕要等新一屆政治局常委熟習其角色和分工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