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7日星期三

人间正道是沧桑 -4

(1)
看完了五十集。最后几集非常精彩。尤其是最后的战争场面,沈辽战役拍得比前面的战争场面好多了。当然,也是因为进入了三大战役阶段,凡是战争场面都用上电影“大决战”的画面,效果好很多。

看的时候,哭的地方不胜其数。以最后几集而言,印象深刻的让我流泪地方有几处:

1,立仁押运黄金到台湾,自问“这些黄金就撑得起一个国家吗?”那种悲恸的神情,曾国藩式的救国理想破灭,传统中国知识分子面临道统的彻底崩溃,不能自己。

2,瞿妈妈和立华谈话,交待瞿家和杨家恩怨绞缠。

3,立青要求妻子和妹妹一起在父亲坟前下跪,明知道违反了解放军条例。

4,立青最后写给瞿恩的信,对革命的反思。

不得不修正我之前的看法,“人间”是一部比“潜伏”更为出色,艺术价值更高的电视剧。人间的视野更宏大,思想更深刻。它的缺点是,前面的节奏比较慢,不如潜伏的节奏明快,所以要有耐心才能看下去。但整体而言,人间高出潜伏几个台阶的水平。

(2)
人间一剧的主题是很明确的,就是人伦超越政治。在戏的前面,还是革命的激情,后面更多是伦理的回归。

经典的一幕,是沈辽战役,立青故意放掉哥哥立仁,让他逃跑。可以说是大逆不道的,完全是放弃了一个解放军高级将领的职守。(不过戏里很隐晦,部下说只要布下网就一定可以抓住立仁,但立青没有)

立华最后在上海,处于离开大陆和台湾之间挣扎,最后也终于离开。这种拍法,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完全是和正史唱反调。

最后几集,那种时代巨变,骨肉分离的悲痛,拍得很写实,没有党八股的东西。我觉得真应该给龙应台看看,或者在台湾播放,一定能有很多共鸣。

我真想看看台湾的中视会怎样拍这段!

在我而言,年纪越大,越来明白和珍惜亲情的重要。中国人家庭伦理的强大,是怎样也无法摆脱的。

中共建政也六十年了,从一个人的生理来说,是“耳顺”之龄,开始慢慢懂得人伦的重要,超越政治。强调“中国人”这个身份。

(3)
有关人间的历史背景部分,非常复杂,复杂程度远远超过潜伏。基本上,是把近代史的事件都浓缩了。里面的每一个情节都有典故。天涯的这个帖子有很详尽的介绍: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1/1511759.shtml

我还一直以为自己的对国共史的了解已经到了专家级的水平(起码在香港),看了“人间”和上面的帖子,才知道自己真是只懂皮毛。连杨立仁的原型是中统特务文强都不知道。(前文我说是康泽,真是错的离谱了)

有关人间历史背景的八卦部分,我觉得最新奇的是原来立仁和林娥的事情是真有的,就是中共派美女特务打入中统,中统头子反而爱上了中共特务的那段故事。

最离奇的是,在历史现实中,结局原来是相反的。中共当年派美女特务费侠打入中统,中统头子徐曾恩也的确爱上了她。顾顺章叛变后,徐曾恩的秘书钱壮飞连夜通报党中央,挽救了中共,但费侠就被抓起来了。

徐曾恩审问自己的部下费侠,也表达了爱意,结果费侠后来真的嫁给徐曾恩了!后来到台湾定居。这段历史,我估计中共自己也不好意思说,所以之前从来没见过。

就如网上的评论,其实国民党的人情味比共产党大很多。蒋介石原来不同意,但徐曾恩以辞职为要挟,才无奈同意。这在中共那里,是不可想象的。

(4)

有关那段国共的历史,天涯上还有一个很出色的帖子:

http://www.yidutie.com/article-8414.html

但帖子很长,估计有上百万字。作者以“明朝哪些事儿”的笔调来写这段历史,可读性很高。虽然如此,但估计能像明朝那样火红的机会不大。

我的一个感想是:“礼失诸求野”。有关这段历史,成王败寇,中国官方的历史称为“正史”,也就是我们在媒体和书上多数读到。

至于海外的,民间的,称为“野史”。但偏偏就这段历史而言,我们知道,说真话的不是正史,而是野史。野史的可信度更高。

前文我曾提到“花果飘零”的概念。蒋介石开始认真经营台湾,部署撤退,应该是一九四八年才开始的(一九四七年“228”事件可见,当时蒋介石并不重视台湾),这种全面部署的文化撤退和转移,其实也不过才一年多的时间。

这是一项多么浩大而绝望的工程。

如果没有这种文化转移和撤退,今天中国只剩下“正史”的话语体系,中国文化的内涵,一定大大失色。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