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7日星期二

唐山大地震 - 写在观影之后 -4

(4)
今日在公司,也听到一个小女孩在和同事说起刚刚看了“唐山大地震”,说觉得这部电影没怎样,讲一个妈妈在地震中不救女儿,救儿子,女儿恨母亲,后来母女又相认这样。

虽然对于这部电影,我有很多想法,但也没有走过去,加入对话。也很难沟通。

我在想,在香港,这部电影也应该不会是很红,尽管看了,观众的反响也应该不是那么大。目前来看,媒体也没什么评论。

一个原因,是理解和认知上的障碍。片中方言很多,听普通话已经有困难,再听那么多方言,自然更加吃力,难以投入。片中很多微妙的时代背景和点题,也只有在内地生活过的人才能领会,香港观众也很难摸得着头脑。

“国产片”也是一个标签,香港人还改不了一个思维定势,觉得“国产片”还是比较土,去看国产片是只有“阿伯”才会去做的事。就像今天公司的小女孩,在说自己去看电影前,还要说是她爸爸非要拉她去看的,言下之意,自己作为一个年轻人,是不会去这么老土的事的。

一个更大的原因,要体会“唐山大地震”,需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和思考。香港人对电影是一种消费的观念,在意的是电影能带来怎样刺激和体验。像“唐山大地震”这样的电影,剧中的每一个对白和情节都有深意,要消化很久才能理解,肯定让人吃不消。

冯小刚导演是那种持才傲物,口无遮拦的艺术家脾气。按照他的逻辑,如果看了他的“唐山大地震”而没有感动,没有掉眼泪,那问题不是出在电影身上,而是出在观众自己身上。这种说法当然很令人反感。但实际上,我觉得他说得很对。这是一部很值得用心体会的电影。

如果这部电影在香港的反应不好,估计冯小刚又会狠狠“丢”多一次香港观众了。当然,他不是为了那一点的票房。

(后话:唐山大地震第一个礼拜的票房就已经有1.6亿了。看来全国5亿的票房,不但大有可能实现,而且还很可能大大突破。甚至上到7亿,8亿。华谊兄弟的创业板股票应该可以大升了。)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