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9日星期三

四萬億的三個問題

一、“擠出效應”

四萬億的後遺症,把經濟教科書上的“擠出效應”完整地演繹了一次。“擠出效應”是說,政府增加財政支出,雖然短期內有刺激經濟的效果,但會造成資金緊張,利率升高,私營經濟的投資規模相應減少,所以最後沒有效果。

而由於公營經濟效率比較低,私營經濟被擠出後,增加的投資還會有所耗損,用術語來說,就是財政乘數小於一。

凱恩斯说,財政乘數會大於一,因为一分錢的政府投資,會帶動經濟增長大於一的效果,而“擠出效應”則說明了,這一分錢的投資,最終整個社會的受惠程度遠遠小於一。

中國利率市場不開放,“擠出效應”不是直接從利率的調升來反應。政府用調控的手段,來收緊銀根,對私營經濟造成的“擠出效應”損害更大。

二、逆向選擇

當政府推出四萬億的時候,由於是公營資金,投資都是流向最沒有效益的項目,例如高速公路、高鐵。

而當政府要抽回四萬億的時候,國有企業的資金不能抽回,只能向私營部門下手。

也就是說,私營經濟沒有享受到四萬億的好處,但當出了問題的時候,卻要來承擔後果,包括成本上漲,銀根抽緊,這是比“擠出效應”更加大的傷害。

客觀效果上,就是“劣幣驅逐良幣”,能留下來的,都是效益差的項目,而效益好的項目反而被淘汰。

既然如此,也難怪部分企業老闆,盡地一博,反正遊戲規則如此,左右都是輸,還不如做最高風險的項目。客觀上又加劇了逆向選擇。

三、君貴民輕

清朝末年,滿清權貴也有同樣的選擇,是社稷重,還是民生為重,他們的選擇是前者。實際上,作為專制者,他們很難有別的選擇。

2008年的時候,既然要拿四萬億出來救市,如果能撒向民間,中小民企減稅,貸款扶持,中國經濟現在一定會健康很多,也不會有這麼多的後患。

但這可能嗎?

先不說,政府拿出來的四萬億,體制中人人要分一杯羹,都要抽佣抽水,不可能直接發給民眾。

更重要的,一個真正蓬勃的民營經濟,如果真的成了氣候,對現有政權是莫大的威脅,資金只能流向共和國的長子,流向自己人。

經濟改革,而政治體制不改革的惡果,就只能這樣一再為民間承受了。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