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7日星期日

特高壓-5

從這張圖來看﹐東北電氣已經不是國有企業﹐和遼寧政府沒有一點關係了。但田莉還是政府官員﹐東北電氣到底還是不是國企﹐真是扑朔迷離。
東電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到底這是一家真的做生意的公司﹐還是一家只是殼公司﹖上市公司的存在﹐只是為了應付債權銀行不撕破臉皮﹐實際上所有的業務和資產已經轉移到新公司去了。

東電﹐新東電之間的關係真的錯綜複雜﹐名實之間﹐甚至充滿了哲學意味。

先說東北輸變電﹐是在1994年內地香港同時上市﹐是當時的明日之星﹐振興東北的希望。東北輸變電是三峽電網的主要承包商。

其後﹐大股東佔用資金﹐一塌糊塗﹐公司欠債纍纍﹐幾次到了破產邊緣。這有國有企業管理上的通病﹐當時也是沈陽官場最黑暗的日子。參考華晨的例子﹐就知道那些東北老大對所謂的上市公司機制根本不當一回事。

境內銀行好應付﹐境外銀行卻要當真﹐2001年境外銀團要求東電清盤﹐以償還4000萬美元債務。遼寧國資委才開始一系列動作。

結果是﹐4000萬債務減到2600萬﹐而東電經過整個重組。國內銀行的債務﹐就一直通過打官司來應付﹐反正是自己人。正在打官司的還有3億多﹐另外還有約9千萬的債務﹐一直沒有還。

現在的問題是﹐整個重組﹐到底是應付債務危機而為﹐還是局內人上下勾結﹐一直在為MBO作準備﹖

如果是前者﹐不管東北電的債務是多少﹐之前那麼危險﹐都能活過來﹐沒被清盤﹐它的經營業績就有望隨特高壓的高潮而翻身。

如果是後者﹐那就是最惡劣的局面﹐上市公司殼股的存在根本就是一出戲﹐等到幕後人士MBO水道渠成時﹐就該落幕了。這樣﹐不單特高壓和它沒有任何關係﹐甚至是加劇了上市公司股東的危險﹐因為幕後人士更有動因早日完成這幕戲。

目前存在四個層面的東北電氣。但到底那一個是真身﹐簡直扑朔迷離。

老東北電氣﹐就是上市公司﹐不用多說。

有一家叫“新東北電氣投資公司”﹐是為了應付當年的債務危機﹐用來逃債的。這家公司是老東北電氣的大股東﹐身份迷离,前面已说。

另外有一家叫“新東北電氣集團”﹐這家是真正在做業務的﹐不用懷疑﹐也將真正受惠特高壓業務。從名字﹐業務﹐歷史來看﹐分明就是原來的老東北電氣﹐而且規模比現在上市公司要大得多﹐規劃要年三百億產值(上市公司不過才三億多年銷售額)。但上市公司在09年時﹐針對網上傳聞上市公司要注入新東北電氣集團﹐發過否認聲明﹐說東北電氣和新東北電氣集團在業務和股權上沒有任何關係﹐兩家是不相關的公司。

第四個層面﹐原來老東北電氣的旗下幾個重要公司﹐例如錦州電容公司﹐改名為“新東北電氣錦州電容公司”﹐然後再說明和它沒有關係﹐用來打債務官司。所以連東北電氣的子公司﹐也有很多分身﹐不知道那個是殼﹐那個是做業務的。

憑目前資料﹐看不出來這是否一個為了MBO而所做的戲。所以我想﹐不會有任何基金投資這種公司了。


下面用铅笔画出的,有一家“新东北电气特高压公司”,上司公司只有17.5%的股权。从注册资金来看,是所有子公司中最高的,也说明东北电气的决策层(不管是那一个东北电气)把注码都压在特高压上。

这家公司10年亏钱。现在的问题是,11年第一季度的1400万盈利是否主要就是来自这家不起眼的公司?就算特高压的大茶饭不是由上市公司来享受,只要能按17.5%的比例分一些给上市公司,也是足以让人关注的理由。就当演戏的酬金吧。

值得留意的是,在应得股利中,也确实有“新东北电气特高压公司”的股利,用铅笔圈出来了。

在負債方面﹐對外擔保不是很嚴重。之前東北電氣就是死在這上面。當然﹐事實上東北電力最大的風險就是來自這種上級指令的對外擔保。但它到底還是不是國企公司呢﹖

金都飯店的手尾只有2000多萬了﹐而且飯店已經結業。這個問題應該不再困擾東電了。

預計負債有9000多萬﹐是重組後還跑不掉的數﹐雖然還是嚇死人(公司全年營業額才三四億)﹐但比起之前五億多的內債已是減少了很多。

另外還有一筆三億五千萬的債務官司﹐遼寧法院已經判了東北電勝訴﹐是舊公司的舊債﹐對方正上訴最高法院﹐但估計問題不大。

2 条评论:

老麥 说...

開始像樣了

. 说...

谢谢。也的确花了功夫看这些资料。之后就没什么好说了,问题都写在上面。4月20日
公布的首季业绩,1400万盈利,全部来自那家我用铅笔画出的特高压公司,因为是
联营公司(股权小过25%),所以什么资料也没有披露。

特高压是有概念,因为这家联营公司赚钱,而去年是输钱。但和东北电气这家公司
能有多大关系,能受惠多少,也是存疑。

东北电真的只是个壳而已,问题这个壳值多少钱。